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张志南

     

  

底栖生态、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和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

个性化签名

TA的关注(0) 关注TA的(0)
留言板

该学者已关闭了留言功能

暂无留言

  • 姓名:张志南
  • 目前身份:
  • 担任导师情况:
  • 学位:
  • 学术头衔:

    博士生导师

  • 职称:-
  • 学科领域:

    水产生物学

  • 研究兴趣:底栖生态、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和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
个人简介

张志南,男,山东青岛人,1937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61年中国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国家级重点学科海洋生态方向学科带头人。国际小型底栖生物学会会员兼中国联络员,国际海洋生命普查(CoML)中国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底栖生态、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和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1979.11-1982.4月受教育部派遣,赴英国阿伯丁海洋研究所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研究室访问学者,专攻底栖生态,海洋生态系和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分类。1988-1991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系、南卡州查尔斯敦学院生物系和华盛顿DC史密森研究院无脊椎动物研究室访问教授。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近20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项目,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中-英”国际合作两项。主持“中-美”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沉积动力学生物海洋学合作研究和“中-日”据点大学中的海洋生态合作研究。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译著1部,参编专著10余部。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
    我国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奠基者,对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部分海域的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方法学以及最优势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free living marine nematodes)的分类学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成果成:(1)建立了从潮间带至陆架浅海的取样、室内分选、数据处理和集成的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型底栖生物研究方法,并已编入新的海洋调查规范GB-国家标准(1991,2007)并被列入国家908项目的技术操作规程;(2)已鉴定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近400种,均系中国海域新记录,其中包括新种32个,新属2个,为我国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揭示了我国陆架浅海水域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证了水深、沉积物粒级特征、叶绿素(Chl-a)和脱镁叶绿酸(Pha-a)含量是控制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关键因子;(4)在黄河口水下三角洲高沉积速率环境下,发现海洋线虫的微尺度(cm级)的分布并论证了食物的可获性和幼体的大量补充机制是影响和控制微尺度分布的主要因素;(5)开展了海洋线虫的实验室培养,生活史研究及用现场同位素示踪技术,现场研究大型动物对小型生物以及小型生物对微型生物的捕食,证明小型生物不仅是铒料生物,也是捕食者,同时能加速微生物的分解,在底栖小食网中是一个中心环节;(6)首次在我国海域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小型底栖动物和微型底栖生物的综合对比研究,发现大型、小型和微型的生产量之比大约为1:1:3,为水层-底栖耦合建模提供了重要依据。(7)首次在我国的黄、东海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和小型底栖动物粒径谱的研究,建立了Sheldom粒径谱、标准化的粒径谱和能量谱,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食物网结构的分析比较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8)通过“中-英”合作和“中-法”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代生物扰动实验系统(AFS)和第二代现场水下扰动实验系统(BCPTS)。以上工作开创了我国底栖生物沉积物-海水界面过程实验研究的新阶段;(9)基于以上的工作基础,在我国率先提出了水层-底栖耦合的思路并开展了多学科交叉,并与合作者一起先后建立了胶州湾、渤海和南黄海冷水团的水层-底栖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分析。已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20余名,现指导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1名、博士后1名。

  • 主页访问

    3036

  • 关注数

    0

  • 成果阅读

    719

  • 成果数

    19

TA的成果
个人主页 返回顶部